(黃菲青 楊曉東)廣州理工學院堅持全員抓就業、兩線推就業、平臺穩就業、創業促就業,校企行政家五方聯動保就業,多措并舉推動充分就業。2022年8月31日,廣東省高校畢業生去向落實情況公布,廣州理工學院今年以來穩居全省首位,就業區域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城市。12月16日,廣東省2023屆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視頻會上,教育廳公布了2022屆畢業生最終就業率,廣州理工學院繼續名列本科高校首位。
堅持全員參與就業指導全體系
學校貫徹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關于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決策部署,就業工作作為“一把手”工程,全面實施黨政領導“訪企拓崗”專項行動,健全校長書記親自抓,分管副書記、副校長直接抓,全體校領導配合抓,就業部門牽頭抓,學工、教學、雙創、團委等部門聯動抓,二級學院主體抓,總支書記、院長具體抓,輔導員專門抓,系主任、專業負責人、論文指導老師參與抓的全體系工作機制,全員、全過程、全方位做好就業指導服務工作。
全面落實責任狀。就業指導工作列入二級學院書記院長年度考核重點,列入班導師、論文指導老師、輔導員學年考核,校長辦公會即時通報。就業促進會一周一開,就業率每日一報、每周公示,對進度慢的二級學院負責人約談問責。年終對就業率100%的11個專業予以重點表彰。
堅持線下線上就業指導全覆蓋
拓寬就業渠道,建立用人單位資源庫。截至8月底,學校舉辦空中招聘13場、線下招聘8場,參會企業62448家,提供崗位23306個,需求人數188103人、43.5個/人。2021年8月成立校友會,今年6月又成立校友會東莞辦事處,進一步拓寬就業渠道。與太和民營科技園簽訂校企合作意向,與廣東省工業設備安裝有限公司等建立合作,合作企業增加到400家,解決了約八成畢業生就業。
建立幫扶動態臺賬。全程在線指導服務,一切就業指導業務網絡辦理。建立“一生一表”就業精準幫扶聯系卡,“一生一策”精準幫扶困難學生和殘疾學生。開展困難畢業生“四個一”活動,每月與學生談一次話、與家長通一次電話、提供一個對口就業崗位、開展一次就業指導咨詢。經濟困難畢業生落實率99.44%,殘疾畢業生就業去向落實100%。
廣泛宣傳推動基層就業,樹立正確的擇業觀。積極宣傳“特崗計劃”“大學生村官”“三支一扶”“西部計劃”和考研考學政策,鼓勵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。2022年,報名參加“三支一扶”1276人,春季應征入伍34人。
畢業生就業后,學校通過企業走訪、電話回訪、線上問卷等方式跟蹤調查。用人單位普遍反映畢業生業務過硬、人職匹配度較高。
堅持協同育人平臺全方位
構建黨建、教學、科研、團學、就業、創業“六位一體”協同育人機制,推進黨建引領、課程教學、學科競賽、創新訓練、社會實踐、創業孵化六大平臺建設,落實組織、制度、獎勵、師資、場地、項目引育六大保障,形成以課堂教學、實踐教學、社團活動深度融合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,形成課堂教學、大講堂、在線課程教學和創新實踐活動相結合的創新教育模式,校企合作、產教融合、學創融合、科創融合,培養學生應用能力?!稁阃孓D創新創業》入選省高校首批就業創業金課。創新創業大講堂、創業沙龍和創業訓練營、直播基地等創業教育活動每年受益學生6000人次。
以省工程中心為平臺、71個教師工作室為載體、3個產業學院和138個校內產業基地為依托,以400多個校外實習基地為紐帶,學生面向生產一線訓練全覆蓋,形成分層次、模塊化、全過程的實踐教學體系。師生積極參與白云區、增城區、太和鎮鄉村振興和科技服務,人才培養融入鄉村振興,與始興縣司前鎮共建農村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基地,師生助農銷售超過60萬元。打造師生直播基地,建立40個直播間,參與師生近800人。
堅持創新創業促就業全鏈條
以雙創和學科競賽活動推動就業,雙創教育融入人才培養,學校連續三年獲得互聯網+大賽優秀組織獎,2021年4月被市人社局認定為“廣州市創業培訓定點機構”。
構建“主體+核心+興趣”學科競賽格局。堅持以賽促教促學促創, 本學年獲得國家級獎項41項、省部級獎項293個,立項國家級項目10項、省級30項,春季學期又申報258項,學生競賽中體驗創業過程。
設立創業基金,加大創業扶持?!懊狈鍎摴取奔p創教學、實踐訓練、指導服務、資源對接、創業孵化于一體,提供一站式服務,解決產品孵化、公司注冊、法律事務、管理咨詢等創業難題。入駐首創團隊36支,先后孵化了小茶同學、光嘯科技、小農驛站、哆來咪、共盈傳媒等一批前景廣闊的初創公司?!靶〔柰瑢W”入駐第一年營收68萬余元,入選廣東省“青創100”企業。共盈傳媒團隊在學校資助下電商和直播月營業額超過200多萬。
新時代,新征程。廣州理工學院將創新精神、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,始終堅持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中心、以培養具有實踐創新能力的應用型人才作為培養目標、以樹立正確的就業擇業觀為導向、以校企行政家五方聯動促就業為重要抓手,完善就業指導工作長效機制,實現充分就業,為服務廣東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。

校園供需見面會

就業工作推進會

市區學生藝術作品展

校領導訪企拓崗

校企合作共育英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