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10日上午,為加深同學們對譯員的了解,進一步提升口譯能力,夯實外語基礎,我院特邀季壓西教授做了題為“打通聽神經 攻克通向譯員之路難關”的學術講座,外國語學院全體學生參與。
季壓西教授通過展示外國記者采訪實例引出翻譯員存在的問題,說明過硬的雙語能力是口譯的必要條件,即“口譯員必須雙語俱佳”。一名優秀的譯員需具備綜合運用聽、說、讀、寫、譯的能力,良好的心理素質及外事工作者的嚴謹。隨后,季壓西教授對可能造成譯員聽辨困難的原因進行分析,其中主要包括“知識儲備不足”、“緊張心理”、“現場噪音干擾”以及“各國、各地區口音不同”四個方面。隨后季教授就“口音不同”方面進行舉例。例如:澳大利亞英語中,I'm going today的發音聽起來和I'm going to die十分相似,如不了解澳大利亞英語的發音方式,譯者往往會一頭霧水,甚至會鬧出笑話。與此同時,季壓西教授提到雖然很多學生考過了專四、專八,但聽力卻做成了“夾生飯”,這也是中國英語學習者普遍的“短板”。因此作為外語專業學生,更要注重英語應用能力的提高,加強聽力技能訓練。
季教授表示,檢驗英語聽力水平的唯一標準是口譯實踐?!肮び破涫?,必先利其器”。扎實的雙語能力是口譯實踐的基本要求,英專生需不斷地學習和積累,將所學理論和翻譯實踐相結合,從而進一步提升語言運用的綜合能力。
季壓西教授的講座融學術性、實用性、指導性為一體,其用生動的事例引導學生們感受口譯能力對于譯員的重要性,讓學生們加深了對譯員這一職業的認識,也有利于激勵學生提高自身的口譯能力和綜合素質。

